和聖俞感李花

昨日摘花初見桃,今日摘花還見李。 晴風暖日苦相催,春物所餘知有幾。 中年多病壯心衰,對酒思歸未得歸。 不及牆根花與草,春來隨處自芳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李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俞:指梅堯臣,字聖俞。

翻譯

昨天摘花時剛看到桃花開放,今天摘花時又看到李花綻放。晴朗的風溫暖的日苦苦相催,春天的事物所剩餘的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到中年又多疾病壯志雄心也衰減,對着美酒思念家鄉卻不能回去。比不上牆根的花和草,春天來了在任何地方都自然地綻放芬芳。

賞析

這首詩先是通過描述不同時間看到不同花的開放,展現時光流逝之快。接着表達了詩人中年多病、壯心衰退以及思歸不得歸的無奈。最後將自己與牆根花草對比,暗示自己不如它們能自由地綻放,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惆悵和感慨。詩中以花喻人,以景襯情,生動地表達了人生的無奈和時光的匆匆,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深沉。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