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虞美人·梳樓》是南宋詞人蔣捷創作詩詞。這是一首描寫羈旅他鄉凄迷心境的詞。字字錘煉,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蒙處。」楊柳絲絲,細雨綿綿,柳絲輕拂。煙雨籠罩的遠處,一派迷蒙縹緲的景象。這二句如一幅精心細琢的工筆畫。以「楊柳」、「細雨」繪出江南春雨圖。「絲絲」逼眞地再現了柳枝的柔姿,描畫了春雨連綿不斷的形象。也喩指絲絲愁緒。詞的起句重複出現了「絲絲」這一疊詞,因而産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強了詞的豐富的內涵。讀來琅琅上口,增強了詞的藝術美感。
下面轉入傷懷的心理描寫:「樓兒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國事江河日下。詞人對前途感到無窮憂慮。心中的愁苦鬱積,遇感而發。鄉愁在文人眼裏是一箇永遠抹不去的痛。古人寫之多樣,蔣捷此句則以「樓兒忒小」藏不下作喩。「藏」字,表現了隱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樓兒忒小,因而這「愁」擺脫小樓的羈絆。「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了。「幾度」一詞,渲染了詞人思歸之情的執著與癡迷。然而幻想衹能是暫時的避難所,衹能徒增憂愁。
急切盼歸卻不成之後,詞人衹好「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天憐」,點明題旨,把客愁鄉思表現得更加突出。但「天」憐則憐矣,衹能「借與花消遣」。「借」指客居他鄉,花非我有,也衹能「借」之而已!一「憐」一「借」中,婉轉含蓄地表達了他鄉孑然之苦,愁苦難消的複雜心理活動。
「海棠紅近綠欄杆。纔卷朱簾卻又晚風寒。」承「花消遣」而來,海棠臨欄,紅綠相映。細雨中的海棠,顔色自非一般。詞人在這裏寫的是雨中海棠。詞人羈旅已久,韶華已逝,思鄉欲歸,心境黯然。然而目觸之處卻是競相紅艷的紅海棠,對比之下,更增添心中傷愁。貌似紅綠眼的場景,實際上卻暗含了凄凉之意。何況卷簾之際,迎面而來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風呢。
這是一首詞景交融的佳作。起筆點染景物,寫詞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歸。詞中匠心獨運,寫「愁」多,用「樓」小作襯託。寫哀愁,用海棠反襯。恰如王夫之所説,這裏是用「樂景寫哀」,起到「一倍增其哀樂」之效果。詞中語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藝術之最大特色。
然而,本詞的主人公看成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女主人公形象更説得通。
蔣捷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字勝欲,號竹山。先世爲宜興鉅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進士。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遁跡不仕。家居竹山,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元成宗大德間,憲使臧夢解、陸義齋交章薦其才,卒不就,氣節爲時人所重。平生著述以義理、小學爲主,尤工詞,與周草窗、王碧山、張玉田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故國之思、山河之慟,詞風兼融豪放婉約,以悲凉清俊、蕭寥疏爽爲主,旣無辛派後勁粗放直率之病,亦無姜派末流刻削隱晦之失。詞調時有清新輕快之作,不似時人碧山、玉田詞一味低沉陰暗,尤以造語奇巧之作,於宋季詞壇獨標一格,卓然成家,下啓淸初陽羡詞派。淸劉融齋謂:「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練縝密,語多創獲。其志視梅溪較貞,視夢窗較清。劉文房爲『五言長城』 ,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 歟!」有《竹山詞》(存詞九十餘首)、《小學詳斷》等著作傳世,其中《竹山詞》一巻,收入毛汲古《宋六十名家詞》本、《彊邨叢書》本, 又《竹山詞》二卷,收入渉園影宋元明詞續刊本。淸 嘉慶《增修宜興縣舊志·巻八》有傳。
► 94篇诗文
蔣捷的其他作品
- 《 賀新郎 · 其三吳江 》 —— [ 宋 ] 蔣捷
- 《 秋夜雨 · 髹車轉急風如噎 》 —— [ 宋 ] 蔣捷
- 《 虞美人 · 聽雨 》 —— [ 宋 ] 蔣捷
- 《 南鄉子 · 塘門元宵 》 —— [ 宋 ] 蔣捷
- 《 阮郎歸 · 客中思馬跡山 》 —— [ 宋 ] 蔣捷
- 《 高陽臺 · 江陰道中有懷 》 —— [ 宋 ] 蔣捷
- 《 少年遊 》 —— [ 宋 ] 蔣捷
- 《 摸魚兒 · 壽東軒 》 —— [ 宋 ] 蔣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