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 重九

· 蔣捷
明露浴疏桐,秋滿簾櫳。掩琴無語意忡忡。掐破東窗窺皓月,早上芙蓉。 前事渺茫中,煙水孤鴻。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殺西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露:明亮的露珠。
  • :潤澤。此處意爲露珠使疏桐被潤澤。
  • 疏桐:枝葉稀疏的梧桐樹。
  • ****簾櫳(lóng):窗簾和窗櫺,這裏指代窗戶及室內景象。
  • ****忡忡(chōng):憂愁不安的樣子。
  • 掐破:用手指弄破,這裏有輕輕撥開的意思。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一尊:一杯酒。尊,同「樽」,古時盛酒器具。
  • 重九:農曆九月初九,即重陽節。
  • 不解:不懂得。
  • 吹帽落:用晉朝孟嘉重陽節登山風吹落帽的典故,此處借指重陽節缺少雅興。
  • 恨殺:痛恨到極點。「殺」表示程度深 。

翻譯

明亮的露珠潤澤着枝葉稀疏的梧桐樹,秋天的氣息滿溢在窗戶內外。我合上琴,默默無語,心中滿是憂愁。輕輕撥開東窗,窺視那明亮的月亮,此時晨光已映照着窗外的芙蓉花。 過去的事情已渺茫如夢。如今只剩下我如同煙水中孤獨的鴻雁。又到重陽節,本想用一杯酒來好好過節,卻終究成了一場空。西風不懂得吹走我的憂愁,卻偏偏吹落帽子(破壞了節日的雅興),真讓人痛恨到極點。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重陽節時作者的落寞心境。上闋通過「明露浴疏桐。秋滿簾櫳」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掩琴無語意忡忡」直接點明作者內心的憂愁。「掐破東窗窺皓月,早上芙蓉」的細節描寫,細膩呈現出作者在重陽節清晨的舉動和心境,透着一種無奈與惆悵。

下闋將時光拉回到對過往的回憶,「前事渺茫中」感慨往事如煙。「煙水孤鴻」以景自比,生動地展現出自己孤獨漂泊的狀態。「一尊重九又成空」說明重陽節本應有的歡樂、團聚場景並未出現,而是落得個空心境。「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殺西風」這句最爲精妙,作者巧妙運用典故,以對西風的嗔怪,委婉而深邃地表達出內心無處排解的愁緒以及對命運無奈的怨念。整首詞情景交融,情感真摯深沉,語言細膩且含蓄典雅,將重陽節的感懷與身世之感、愁悶之意相融合,動人心絃。

蔣捷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字勝欲,號竹山。先世爲宜興鉅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進士。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遁跡不仕。家居竹山,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元成宗大德間,憲使臧夢解、陸義齋交章薦其才,卒不就,氣節爲時人所重。平生著述以義理、小學爲主,尤工詞,與周草窗、王碧山、張玉田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故國之思、山河之慟,詞風兼融豪放婉約,以悲凉清俊、蕭寥疏爽爲主,旣無辛派後勁粗放直率之病,亦無姜派末流刻削隱晦之失。詞調時有清新輕快之作,不似時人碧山、玉田詞一味低沉陰暗,尤以造語奇巧之作,於宋季詞壇獨標一格,卓然成家,下啓淸初陽羡詞派。淸劉融齋謂:「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練縝密,語多創獲。其志視梅溪較貞,視夢窗較清。劉文房爲『五言長城』 ,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 歟!」有《竹山詞》(存詞九十餘首)、《小學詳斷》等著作傳世,其中《竹山詞》一巻,收入毛汲古《宋六十名家詞》本、《彊邨叢書》本, 又《竹山詞》二卷,收入渉園影宋元明詞續刊本。淸 嘉慶《增修宜興縣舊志·巻八》有傳。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