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八十一年往世

· 蔡京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裏外無家。如今流落向天涯,夢到瑤池闕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幾度宣麻。止因貪此戀榮華,便有如今事也。
拼音

所属合集

#西江月

注釋

八十一年:指的是虛歲八十一。 四千裏外:指家鄉遙遠。 無家:有家歸不得的意思。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住的地方,後來泛指仙界。 瑤池闕下:借代帝都。 彤庭:指漢皇宮以朱漆飾中庭,後來泛指皇宮。 玉殿:與“彤庭”對舉,皆指皇宮。 宣麻:唐宋時任免將相,用黃、白麻紙寫詔書,在朝廷上宣告,叫做宣麻。

蔡京是北宋末年臭名昭著的大奸臣。他投機官場,排除異己,極盡奉承拍馬之能事。以他爲首的羣奸慫恿宋徽宗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致使國庫空虛、民生凋敝,從而使金兵南侵屢屢得手,導致北宋滅亡。但是,蔡京卻又是北宋傑出的書法家,他主編匯刻叢帖《大觀帖》,爲保存中國曆代書法珍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他利用職權及自己的影響,促使木蘭陂工程的成功建造,也算是爲他的家鄉辦了一件大好事。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冬,金兵大舉南侵,宋徽宗在金兵逼近開封時,匆匆忙忙把帝位讓給宋欽宗,帶着蔡京等一幫寵臣南逃。開封的太學生陳東等人聯名上書給欽宗,要求嚴懲以蔡京爲首的“北宋六賊”。宋欽宗迫於情勢,下令把蔡京流放到海南島。蔡京在流放途中死於潭州(湖南長沙)。 這首《西江月》就是他在潭州所作的絕命詞,並被收入《全宋詞》。詞的上闋寫作者暮年遭遇流放,只有在夢中才能回到朝廷,這也就很自然地引起下闋頭兩句對昔日榮華的追憶。“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幾度宣麻”,寫自己深得皇帝寵幸,多次拜相,榮耀至極。最後兩句寫作者自己由於貪戀榮華富貴,沒能及時退步抽身,才落到現在這步田地。 這首小令雖然只有八句,思想內容卻很豐富,既有作者對現實的艱難處境的展示,也有對往昔的懷戀乃至炫耀,還反省了自己落敗的原因。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瑤池(yáo chí):神話傳說中崑崙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此處借指北宋宮廷。
  • 闕下(què xià):宮闕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宮廷。
  • 玉殿:皇宮中的殿宇。
  • 彤庭:漢代宮廷,因以朱漆塗飾,故稱。後泛指皇宮。
  • 宣麻:唐宋時拜相命將,用白麻紙寫詔書公佈於朝,稱爲「宣麻」。

翻譯

八十一年的人生過往,如今我在四千裏外的異鄉,無家可歸。如今我流落天涯,在夢中回到了北宋的宮廷。 我曾在皇宮的殿宇中五次被任命爲宰相,在那皇宮裏多次聽到宣佈任命的詔令。只因爲貪戀這榮華富貴,纔有瞭如今的下場啊。

賞析

這首詞是蔡京在流放途中所作,整首詞充滿了他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反思。上闋寫他對過去的回憶和如今的流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他的淒涼和無奈。下闋則回顧了他曾經的榮華富貴,五次被任命爲宰相的榮耀,但最後一句「止因貪此戀榮華,便有如今事也」,又表現出了他對自己貪戀榮華富貴的悔恨。整首詞語言簡潔,情感真摯,深刻地反映了蔡京在人生末路時的複雜心境。

蔡京

北宋權相之一、書法家,字元長。北宋興化軍仙遊縣慈孝裏赤嶺(今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東宅村)人。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進士及第,先爲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爲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蔡京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爲“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東都事略·卷一〇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