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 · 淡煙殘照

· 柳永
淡煙殘照,搖曳溪光碧。溪邊淺桃深杏,迤邐染春色。昨夜扁舟泊處,枕底當灘磧。波聲漁笛。驚回好夢,夢裏欲歸歸不得。 展轉翻成無寐,因此傷行役。思念多媚多嬌,咫尺千山隔。都爲深情密愛,不忍輕離拆。好天良夕。鴛帷寂寞,算得也應暗相憶。
拼音

所属合集

#六幺令

賞析

夕陽餘暉,輕淡雲煙,碧色溪流,粉桃紅杏,波聲漁笛的良辰美景,引發了“傷行役”的詞人對“深情密愛”的她之深深思念,詞人輾轉反側難入睡,不僅現實中因“千山隔”而“咫尺千里”,就連“好夢”也被“波聲漁笛”所“驚回”而與她終難相見。末了,心有靈犀的詞人,只能以“算得也應暗相憶”的靈犀相通來暫時慰藉離魂了。 夕陽餘暉穿過輕淡雲煙,飄動在碧色的溪流上。溪邊粉色的桃花和紅色的杏花,逐漸將大地染上了春天的色彩。昨夜小舟停泊在淺水的砂石灘,就這樣以沙灘當枕蓆進入夢鄉。陣陣波濤聲和漁人的笛聲,將我從夢中驚醒,夢中的我想歸卻又不得歸。 輾轉反側難入睡,因此,對羈旅行役早已傷心厭倦。思念千嬌百媚的她,卻千山相隔,咫尺千里。都是因爲情深愛濃,而不忍心輕易分離。在這良辰美景裏,閨房中孤獨寂寞的她,料想也應該在暗自思念吧。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