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

· 柳永
長川波瀲灩。楚鄉淮岸迢遞,一霎煙汀雨過,芳草青如染。驅驅攜書劍。當此好天好景,自覺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厭。 望處曠野沈沈,暮雲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槳投村店。認去程將近,舟子相呼,遙指漁燈一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川:長長的河流,這裏指淮河。
  • 瀲灩(liàn yàn):形容水波盪漾的樣子。
  • 楚鄉:楚地,今長江中下游一帶。
  • 淮岸:淮河岸邊。
  • 迢遞:遙遠的樣子。
  • 一霎:一會兒。
  • 煙汀:煙霧籠罩的水邊平地。
  • 驅驅:形容奔走不停。
  • 沈沈(chén chén):通「沉沉」,形容深邃、寂靜。
  • :漸近。
  • 舟子:船伕。

翻譯

淮河上波光瀲灩,楚鄉的淮河岸邊十分遙遠。一會兒,煙霧籠罩的汀洲上雨剛停歇,芳草青綠得像是被染過一樣。我帶着書劍匆匆奔走。面對這美好天氣與景緻,卻只覺得自己滿心愁緒,身體也彷彿病懨懨的,對這旅途與差役的生活滿心厭倦。 極目望去,曠野深沉,傍晚的雲朵黯淡無光。夜色漸漸來臨,急忙划船趕到一個村子的旅店。感覺距離目的地已經不遠了,船伕相互呼喊着,遠遠地指着一點如豆的漁家燈火。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詞人旅途之中的所見所感。上闋,開篇描繪淮河岸邊的景色,「長川波瀲灩。楚鄉淮岸迢遞」展現出開闊而渺遠的場景,雨後「芳草青如染」清新美好,然而如此美景卻與詞人心境形成鮮明對照,「自覺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厭」直接抒發了他被行役之苦困擾的厭煩與愁悶情緒。下闋着重描寫傍晚至入夜的旅途情景,「望處曠野沈沈,暮雲黯黯」渲染出一種壓抑且落寞的氛圍,「行侵夜色」強調時間推移與旅途的緊迫,「急槳投村店」寫出了趕夜路尋找歇腳處的匆忙。最後的「舟子相呼,遙指漁燈一點」,以漁燈的出現給疲憊的旅人帶來一絲慰藉,畫面定格在渺茫的黑暗與這點希望之光上,蘊含着詞人無盡的羈旅愁思以及對遠方未知的迷茫,通過對旅途生活細緻入微的描寫,生動展現了柳永羈旅詞獨特的情感內涵與藝術魅力 。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