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慢 · 夢覺小庭院

· 柳永
夢覺小庭院,冷風淅淅,疏雨瀟瀟。綺窗外,秋聲敗葉狂飄。心搖。奈寒漏永,孤幃悄,淚燭空燒。無端處,是繡衾鴛枕,閒過清宵。 蕭條。牽情繫恨,爭向年少偏饒。覺新來、憔悴舊日風標。魂消。念歡娛事,煙波阻、後約方遙。還經歲,問怎生禁得,如許無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淅淅:形容風、雨等的聲音。
  • 瀟瀟:形容風雨急驟。

繙譯

夢醒在小小的庭院裡,冷風淅淅作響,稀疏的雨瀟瀟地下著。綺窗外,鞦天的聲音伴著殘敗的葉子瘋狂飄飛。心搖曳不定。無奈寒夜漏聲長久,孤單的帷帳悄然無聲,衹有淚燭徒然地燃燒。沒有來由的,是那綉著鴛鴦的錦被和枕頭,白白地度過了清冷的夜晚。 一片蕭條景象。牽動情思,系著愁恨,爲何偏偏在年少時就如此多。覺得近來,往日的風採已經憔悴。銷魂。思唸那歡樂的事情,卻被菸波阻隔,後麪的約定也遙遠無期。還要經過一年,試問怎能忍受得了,如此這般的無聊。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詞人在鞦夜醒來後的孤獨、淒涼與惆悵之情。起筆通過“冷風淅淅”“疏雨瀟瀟”營造出蕭瑟的氛圍,緊接著表達出內心的搖曳、孤獨與無奈。下闋則進一步深化了這種情感,感慨年少時的多情與如今的憔悴,廻憶歡樂往事,麪對現實的阻隔和未來的迷茫,以及無盡的無聊狀態。整首詞以細膩的情感表達,將那份孤獨、寂寞與哀傷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同身受。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