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清

· 柳永
殘月朦朧,小宴闌珊,歸來輕寒凜凜。背銀釭、孤館乍眠,擁重衾、醉魄猶噤。永漏頻傳,前歡已去,離愁一枕。暗尋思、舊追遊,神京風物如錦。 念擲果朋儕,絕纓宴會,當時曾痛飲。命舞燕翩翻,歌珠貫串,向玳筵前,盡是神仙流品,至更闌、疏狂轉甚。更相將、鳳幃鴛寢。玉釵亂橫,任散盡高陽,這歡娛、甚時重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闌珊:衰落、將盡。這裏指宴會快要結束。
  • ****銀釭(gāng):銀白色的燈盞。
  • 乍眠:剛剛入睡。
  • ****醉魄猶噤(jìn):酒後的身子還因寒冷而顫抖。噤,因寒冷而哆嗦。
  • 永漏:長夜的漏聲。漏,古代計時器具。
  • ****擲果朋儕(chái):擲果,指潘岳長得英俊,出行時婦女向他擲果。朋儕,朋友。這裏指一起遊玩的風流友人。
  • 絕纓宴會:楚莊王宴羣臣,燭滅,有人牽拉許姬衣袖,許姬順手扯下此人帽上的纓帶,請求查處,莊王爲鼓勵羣臣盡歡,命衆人皆絕纓而後舉火,不治其罪 。這裏指宴會熱鬧不拘小節。
  • 舞燕翩翻:形容舞女舞姿輕盈如燕子飛舞。
  • 歌珠貫串:形容歌聲圓潤像珠子連貫在一起。
  • 玳(dài)筵:豪華精美的宴席。
  • 流品:等級,品類。這裏指都是出衆的人物。
  • 更闌:更深夜盡。
  • 相將:相隨,相伴。
  • 鳳幃鴛寢:在華麗的帳子裏共眠。
  • 高陽:用「高陽酒徒」典故,這裏指能飲酒作樂之人。
  • ****重恁(nèn):再像這樣。恁,如此,這般 。

翻譯

朦朧的殘月灑下微光,那場小小的宴會已經接近尾聲,我歸來時只覺陣陣輕寒。背對着銀白的燈盞,在這孤寂的館舍裏剛剛入眠,即便擁着厚厚的被子,酒後的身體還是不禁顫抖着。長夜的漏聲頻繁傳來,過去的歡樂已然遠去,滿心的離愁伴我獨枕。暗暗思索從前的遊樂時光,京城的風光景物就如同華麗的錦緞一般。 回想起那些曾和英俊的朋友們一起的聚會,像那不拘小節的熱鬧宴會,那時我們盡情地痛飲。舞女們如輕盈的燕子翩翩起舞,清脆的歌聲似連貫的珠子,在那豪華精美的筵席前,盡是神仙一樣出衆的人物。一直到更深夜盡,我們愈發地放縱不羈。隨後相伴走進那華麗的帳子裏共眠。女子的玉釵凌亂地橫在枕旁。即使那些能飲酒作樂的人都散去了,可這般歡娛時光,什麼時候才能再次擁有?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典型的羈旅行役之作,以回憶與現實交織的手法,抒發深深的離愁別緒和對往昔歡樂時光的追念。上闋通過描寫殘夜孤館中的寒凜、獨眠等情景,繪出一幅悽清孤寂的畫面,「永漏頻傳,前歡已去,離愁一枕」直白地道出此時滿心皆愁的心境。下闋則回憶往昔在神京時豐富多彩的遊樂生活,那些熱鬧的宴會、歡歌曼舞的場景等,如一幅絢爛的畫卷,與當前的孤寂形成鮮明對比。「玉釵亂橫,任散盡高陽,這歡娛、甚時重恁」表達出對曾經歡娛的極度懷念以及不知何時才能重溫舊夢的無奈與哀傷,將詞人內心複雜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從側面反映出柳永一生輾轉他鄉,對往日繁華生活的眷戀和命運的感慨。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