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路

· 柳永
楚天晚。墜冷楓敗葉,疏紅零亂。冒征塵、匹馬驅驅,愁見水遙山遠。追念少年時,正恁鳳幃,倚香偎暖。嬉遊慣。又豈知、前歡雲雨分散。 此際空勞回首,望帝裏、難收淚眼。暮煙衰草,算暗鎖、路歧無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處葦村山館。寒燈畔。夜厭厭、憑何消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天:指南方的天空。戰國時期楚國的疆域很廣,後用以泛稱南方的天空。
  • 征塵:旅行中身上沾染的塵土。
  • ****恁(nèn):如此,這般。
  • 鳳幃:華麗的帳幕,多指閨中的帳子。
  • 雲雨:比喻男女之間的歡愛。
  • 帝裏:指京都,京城。
  • 厭厭:同「懨懨」 ,形容精神萎靡、無聊。

翻譯

南方傍晚的天空下,楓葉凋零,衰敗的葉子帶着寒意墜落,稀疏的紅葉零亂不堪。我獨自騎着一匹馬,在征途中奔波,身上滿是塵土,望着那麼遙遠的山水,滿心憂愁。回想起少年的時候,那時正處在美好的時光,在鳳幃之中,與心愛的人相依相偎,享受着溫暖與甜蜜。那時習慣了歡快地遊玩,又哪裏會知道,從前那些歡愛的時光竟然如雲雨一般消散了。 此時我徒然地回首往事,望着京城的方向,眼淚忍不住簌簌落下。傍晚的雲煙籠罩着衰敗的野草,想來這一切暗暗鎖住了無數的歧路。今晚又像往常一樣投宿,不知道會是在哪個蘆葦叢生的村子,或是山間的客棧。在那寒燈的旁邊,夜晚漫長無聊,又憑藉什麼來消遣這寂寞時光呢?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羈旅行役之作。上闋開篇描繪了一幅深秋傍晚的肅殺景象,「墜冷楓敗葉,疏紅零亂」渲染出淒涼的氛圍,奠定了全詞的情感基調,同時以眼前景引出對少年歡樂時光的追憶,形成往昔與當下的鮮明對比。下闋則着重抒發詞人此刻的痛苦與迷茫。「望帝裏、難收淚眼」直白地表達出對京城的眷戀以及內心的哀傷。「暮煙衰草,算暗鎖、路歧無限」不僅進一步描繪了旅途的孤寂與前途的迷茫,也象徵着人生道路的坎坷難行。最後以寒燈畔的無聊消遣收束,將詞人內心的孤獨、寂寥表現得淋漓盡致。整首詞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細膩地刻畫出詞人在羈旅途中對過去歡快生活的懷念和對現實處境的無奈、哀傷,展現出柳永詞作善於抒情的特色。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 227篇诗文

柳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