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和答友人戴師觀五首

月明姜被寒,掩映成獨宿。 天涯若飄泊,念我親骨肉。 春風吹荊花,負此正芬鬱。 慈闈奉晨昏,不得共粟菽。 憂來浩無端,清淚動盈掬。 蕭條鶺鴒詩,展卷不忍讀。 嗣音久疏曠,引睇佇雙足。 明發當有至,燈花結新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薑(jiāng):古代一種植物,葉子茂盛。 飄泊(piāo bó):漂泊,流浪。 慈闈(cí wēi):皇帝的母親。 粟菽(sù shū):指糧食。 鶺鴒(jí líng):一種鳥類。

繙譯

月光明亮,薑葉被寒霜覆蓋,獨自住在這裡。 如果在天涯漂泊,想唸我的親人。 春風吹拂著荊花,負著這份芬芳。 皇帝的母親日夜侍奉,卻無法和我共享糧食。 憂愁來襲,無耑耑地湧上清淚。 蕭條的氛圍中,有著鶺鴒的詩篇,卷軸展開卻不忍心讀。 久違的聲音空蕩蕩,引頸期盼雙親的到來。 明天一定會有好消息,燈花上結滿新綠。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鞦天的孤寂和思唸之情。詩中通過描寫月明、薑葉被寒、春風吹荊花等景物,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詩人憂心忡忡,卻又期待著明天的希望,寄托了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人的深情眷戀和對未來的希冀。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