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金澤寺四首

何年此地開金剎,宋代流傳直到今。 聽法石將山竹幻,護經龍與水增深。 爐煙嫋嫋知塵性,柏樹青青見佛心。 可是攀緣渾未盡,天花猶自惹衣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金剎(jīn chà):金色的佛塔,寺廟。 法石(fǎ shí):傳說中能發出法音的石頭。 竹幻(zhú huàn):竹子的幻影。 護經(hù jīng):保護佛經。 爐煙嫋嫋(lú yān niǎo niǎo):爐子裏升起的煙霧。 攀緣(pān yuán):攀附佛門,指虔誠信仰佛教。 天花(tiān huā):指佛教中的神通。

翻譯

多少年前,在這裏建起了金色的佛塔,自宋代以來一直流傳至今。傳說中法石發出山竹的幻影,護經的龍與水也變得更加深邃。爐煙嫋嫋地升起,讓人知曉塵世的本性,青青的柏樹展現出佛心的慈悲。然而,我們對佛法的理解仍未盡興,神通依然能引起我們的敬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松江金澤寺的景象,通過金色的佛塔、法石、竹幻、護經龍等元素,展現了寺廟神祕而莊嚴的氛圍。爐煙嫋嫋的場景與青青的柏樹形成鮮明對比,寓意着塵世與佛心的交融。詩人表達了對佛法的虔誠信仰,同時也暗示着人們對神祕事物的無限嚮往和探求。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