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飢謠六首

攫一杯糠欲下嚥,疾風如走雨如拳。 飢腸未補身先毀,不暇憐人不自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ué):抓取。
  • (kāng):穀物加工後的外殼,常用來喂牲畜。
  • 下嚥 (xià yàn):吞嚥。
  • 疾風 (jí fēng):猛烈的風。
  • 如走雨如拳:形容雨點大且密集,像拳頭一樣打下來。
  • 飢腸 (jī cháng):飢餓的肚子。
  • 未補 (wèi bǔ):未能得到補充或緩解。
  • 身先毀 (shēn xiān huǐ):身體首先受到損害。
  • 不暇憐人 (bù xiá lián rén):沒有時間或精力去同情別人。
  • 不自憐 (bù zì lián):不自我憐憫。

翻譯

抓起一把糠想要吞下,突然間狂風大作,雨點像拳頭一樣猛烈地打下來。飢餓的肚子未能得到緩解,身體卻已開始受損,我既沒有時間去同情別人,也沒有時間自我憐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極度飢餓的情景,通過「攫一杯糠」和「飢腸未補身先毀」表達了飢餓對身體的摧殘。詩中的「疾風如走雨如拳」不僅形容了惡劣的天氣,也象徵了生活的艱難和無情。最後兩句「不暇憐人不自憐」深刻反映了在生存壓力下,人們連同情他人和自我憐憫的時間和精力都沒有,展現了極端困境下人性的無奈和悲哀。

洪焱祖

元徽州歙縣人,字潛夫,號杏庭。由平江路儒學錄遷紹興路儒學正,調衢州路儒學教授,擢處州路遂昌縣主簿,以休寧縣尹致仕。有《杏庭摘稿》、《爾雅翼音釋》等。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