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甚食草具作
赤莧赤如脂,苦蕒甘如飴。
盤登惡草具,味等薇與芝。
賢哲逝已遠,昧昧餘所思。
伊人既忘世,此外皆若遺。
粱肉世豈乏,飽死黃吻兒。
千金渥窪種,歲晚鳴枯萁。
尚餘耽書癖,不與塵土緇。
此樂豈在外,簞瓢猶山雌。
蹇劣安所性,所恨生清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莧(xiàn):一種紅色的莧菜。
- 苦蕒(mǎi):一種苦味的野菜。
- 飴(yí):糖漿,這裡指甜味。
- 磐登:磐中的食物。
- 薇與芝:薇,野豌豆;芝,霛芝,兩者都象征著高潔的食物。
- 昧昧:愚昧無知的樣子。
- 伊人:那個人,指賢哲。
- 忘世:超脫世俗。
- 黃吻兒:指小兒,這裡可能指無知的人。
- 渥窪種:指名貴的馬種,這裡比喻高貴的人或物。
- 枯萁(qí):枯萎的豆秸,比喻無用之物。
- 耽書癖:沉迷於讀書的嗜好。
- 緇(zī):黑色,這裡指被塵土汙染。
- 簞瓢:簡陋的食具,比喻清貧的生活。
- 山雌:山雞,這裡比喻隱居的生活。
- 蹇劣:睏頓,不順利。
- 安所性:如何安放自己的本性。
- 清時:清平的時代。
繙譯
紅色的莧菜紅得像胭脂,苦味的野菜甜得像糖漿。磐中的食物雖然簡陋,但味道卻如同薇菜和霛芝一樣高貴。賢哲們已經遠去,我愚昧無知地思考著。那個人已經超脫了世俗,除此之外一切都遺忘了。世間難道缺少美食嗎?無知的小兒卻喫得飽飽的。千金難買的名馬,到頭來也衹能在枯萎的豆秸上嘶鳴。我還沉迷於讀書的嗜好,不願被塵土汙染。這種樂趣難道是外在的嗎?即使生活簡樸如山雞,也依然自得其樂。我睏頓不順利,如何安放自己的本性,所遺憾的是生在了這個清平的時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赤莧與苦蕒的味道,以及磐登惡草具與薇芝的等同,表達了作者對清貧生活的滿足和對世俗的超越。詩中“賢哲逝已遠”一句,透露出對古代賢哲的懷唸與對現實的不滿。而“伊人既忘世”則進一步強調了超脫世俗的態度。最後,作者以“耽書癖”和“簞瓢猶山雌”自比,表明自己雖処睏境,但精神世界依然豐富,對清貧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接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洪希文獨特的思想境界和文學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