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衛生衡之壽

春色三分,猶未一、元宵才過。行樂處、軟紅香霧,未收鐙火。楊柳梢頭青尚淺,梅花萼底紅初破。待東風、吹綠滿瀛洲,愁無那。 無一物,爲君賀。歌我志,君須和。問人生底事,必須奇貨。好對青山傾白墮,休嗟事業違人些。怕他時、富貴逼人來,妨高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軟紅香霧:形容春日裏繁華熱鬧的景象,軟紅指花瓣,香霧指花香瀰漫的空氣。
  • 鐙火:古代指燈火,這裏指元宵節夜晚的燈火。
  • 瀛洲:神話中的仙境,這裏比喻美好的地方。
  • 無那:無奈。
  • 底事:何事,什麼事。
  • 奇貨:珍奇的貨物,比喻不平凡的事物。
  • 白墮:指白髮,比喻年老。
  • 違人些:違揹人的意願。
  • 逼人來:迫使人來,這裏指迫使人們追求富貴。

翻譯

春色三分,元宵節纔剛剛過去。行樂的地方,繁華熱鬧的景象,燈火還未熄滅。楊柳的嫩芽還淺,梅花的萼片下紅暈初現。等待東風吹綠滿園,心中卻感到無奈的愁緒。

沒有什麼可以爲你祝賀的。我歌唱我的志向,你必須要和。問人生到底有什麼事,必須追求非凡的事物。喜歡對着青山,白髮傾訴,不要嘆息事業違背了人的意願。怕將來富貴迫使人來,妨礙了高臥的寧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的美景和節日的歡樂,同時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憂慮。詞中「軟紅香霧」和「未收鐙火」生動地描繪了元宵節的熱鬧場景,而「楊柳梢頭青尚淺,梅花萼底紅初破」則細膩地刻畫了春天的生機。後半部分,作者通過對「奇貨」和「富貴逼人來」的反思,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富貴的淡漠態度。整首詞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超脫世俗的情懷。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