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己酉春正月十有一日吾友張君漢臣下世家貧不能葬鄉鄰辦喪事諸君皆有吊章且邀餘同賦每一忖思輒神情錯亂秉筆

高樓薄浮雲,知是何人宅。 賣諸輕薄兒,身爲五侯客。 日暮鬥雞回,車騎何翕赫。 鼻息吹虹蜺,行路皆踧踖。 豈知黔婁生,儲粟無儋石。 衣衾不掩屍,送我城東陌。 寥寥百世下,誰分夷與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己酉:指某年的己酉年。
  • 吊章:悼念的詩文。
  • 忖思:深思。
  • 秉筆:執筆。
  • 比興:比喻和起興,古代詩歌創作的兩種手法。
  • 五侯客:指權貴之家的賓客。
  • 翕赫:顯赫,盛大。
  • 踧踖(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 黔婁生:古代傳說中的貧士。
  • 儋石:古代容量單位,比喻極少。
  • 夷與蹠:夷指伯夷,蹠指盜蹠,分別代表善與惡的極端。

翻譯

在己酉年春天的正月十一日,我的朋友張漢臣去世了。他家境貧寒,無法承擔葬禮費用,是鄉鄰們幫忙辦理的喪事。當時許多朋友都寫了悼念的詩文,並邀請我也一同作詩。每當我深思此事,總是心神不寧,拿起筆來卻又放下。如今已經過去了四十天,我想如果不說些什麼,就無法表達我的哀思。因此,我創作了四首古風詩,雖然比喻和起興的手法不夠充分,但讀者足以瞭解我的心情,進而理解我對漢臣的懷念,這是毫無疑問的。

高樓聳立,彷彿觸及浮雲,不知是誰的宅邸。 賣給了輕薄之人,成爲權貴之家的賓客。 日暮時分,鬥雞歸來,車馬隊伍何等顯赫。 鼻息間彷彿能吹出彩虹,行人都恭敬而不安。 誰知道像黔婁那樣的貧士,家中連一石糧食都沒有。 衣衾甚至無法遮掩屍體,只能將我送到城東的陌路上。 百世之後,誰能分辨伯夷與盜蹠的善惡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富貴與貧賤的兩種生活狀態,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對社會不公的感慨。詩中,「高樓」與「黔婁生」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社會階層的巨大差異。結尾的「夷與蹠」則引發了對善惡、貧富的深刻思考,體現了詩人對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通過具體的場景描寫和象徵手法,傳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和對社會不平等的反思。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