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楊太史之韻題贈葉子澄草堂圖詩

君家草堂林木幽,乃在吳會之東頭。 花開從令鳥雀喜,水落正爲魚龍憂。 深林爛飲枸杞酒,如意醉擊珊瑚鉤。 丈夫嘉遁有如此,傍人比是神仙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楊太史:指楊維楨,元代文學家、史學家,曾任太史。
  • 之韻:指楊維楨的原詩韻腳。
  • 草堂:指簡樸自然的居所,常用來指隱居之所。
  • 吳會:古代地名,指吳郡和會稽郡,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
  • 魚龍憂:比喻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的憂慮。
  • 爛飲:痛飲,暢飲。
  • 枸杞酒:用枸杞子浸泡的酒,有滋補作用。
  • 如意:一種象徵吉祥的器物,頭部呈靈芝形或雲形,柄微曲。
  • 珊瑚鉤:珊瑚製成的鉤狀物,此處可能指如意的裝飾。
  • 嘉遁:指隱居避世。
  • 神仙流:比喻隱居者的生活如同神仙一般逍遙自在。

翻譯

你家的草堂坐落在幽靜的林木之中,位於吳會之地的東端。 花兒盛開,令鳥雀歡欣,水位下降,正爲魚龍擔憂。 在深林中暢飲着枸杞酒,如意在手,醉意中敲擊着珊瑚鉤。 大丈夫隱居避世,生活如此美好,旁人將你比作神仙一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生活的畫卷,通過「草堂」、「林木」、「花開」、「水落」等自然景象,展現了隱士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寧靜生活。詩中「爛飲枸杞酒」、「如意醉擊珊瑚鉤」等句,生動表現了隱士的閒適與自在。結尾的「旁人比是神仙流」更是對隱士生活的高度讚美,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