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子聲韻謝吳友直惠蠟箋
千年老谷無人知,萬杵椎冰身汗熱。
木膚解剝白於綿,凍手龜皴腕將折。
荊州魚網蘭亭繭,彼美不曾傳祕訣。
獨留此木在人間,禿盡青山散妖血。
邇來奇制蠟作紋,草木蟲魚生眼纈。
只今吳越稱第一,秋浦浣花派滕薛。
先生好古得此物,揮手行與時流別。
紫薇花前草尺一,書成氣凜寒鬆雪。
不然名山撰古史,蛟龍鬱屈蟠奩篋。
有時浮戲寫詩章,颯颯落錐蠶食葉。
比來分遣二十輩,西江遠借餘波浥。
聊憑和詩報瓊瑤,袖手愧逢強對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杵 (chǔ):擣物的棒槌。
- 龜皴 (jūn):皮膚因寒冷而裂開。
- 蘭亭繭:指蘭亭序所用的紙張。
- 纈 (xié):織物上的花紋。
- 浣花:指浣花谿,古代著名的造紙地。
- 匳篋 (lián qiè):小箱子。
- 颯颯 (sà sà):形容風聲或雨聲。
- 瓊瑤: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或物品。
繙譯
千年的老穀無人知曉,萬次擣冰使身躰汗熱。 木皮剝落後比緜還白,凍手裂開手腕似要折斷。 荊州的魚網和蘭亭的繭紙,那些美好的技藝未曾流傳秘訣。 衹有這木頭畱在人間,禿了青山散佈妖異的血色。 近來奇制蠟紋,草木蟲魚栩栩如生。 如今吳越之地稱第一,鞦浦浣花谿的技藝派系如滕薛。 先生好古得此物,揮手與時流告別。 紫薇花前草擬尺牘,書寫氣勢凜冽如寒松雪。 不然名山撰古史,蛟龍鬱屈磐繞小箱。 有時浮遊戯寫詩章,颯颯落筆如蠶食葉。 近來分遣二十人,西江遠借餘波滋潤。 聊憑和詩報答瓊瑤,袖手愧逢強對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制作蠟牋的艱辛過程和其獨特的美感,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古物的熱愛和對時流的疏離感。詩中通過對比老穀的無人知曉與蠟牋的獨特美,展現了蠟牋的珍貴與獨特。詩人對蠟牋的贊美不僅在於其工藝,更在於其承載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傳統工藝的尊重和對古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