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食寒梅
六月火雲聳奇觀,讀書舌爛喉吻乾。西湖水仙珠徑寸,使來遺我數百丸。
清冷冰齒嚼不碎,玉池灩灩生微瀾。問仙何處得此物,孤根漏暖來孤山。
霜嚴雪虐石犖确,美人忽破冰玉顏。紛紛青黃暗煙雨,我獨炎暑餘酸寒。
異材晚成要有待,居然升置鼎鼐間。君不見周家老將太公望,八十封侯起釣磻。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火雲:形容夏日酷熱的雲。
- 舌爛喉吻乾:形容極度口渴。
- 灧灧: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
- 石犖確:形容石頭堅硬。
- 鼎鼐:古代的烹飪器具,比喻重要的位置或職務。
- 釣磻:釣魚的石磴,這裡指太公望釣魚的地方。
繙譯
六月酷熱,天空中的雲彩倣彿燃燒,形成了一幅奇特的景象。我讀書時,舌頭乾裂,喉嚨也乾渴至極。西湖的水仙送來了一顆顆珍珠般的梅子,給我帶來了數百顆。
這些梅子清涼冰冷,咬在齒間卻嚼不碎,它們在玉池般的水中蕩漾,波光粼粼。我問水仙這梅子是從何而來,她說是從孤山上的霜雪中,忽然破冰而出,露出了如冰玉般的美顔。
在嚴霜和雪虐之下,石頭顯得格外堅硬,而美人卻在這寒冷中破冰而出,露出了她的美麗。相比之下,我在這炎熱的夏日裡,衹能感受到酸楚和寒冷。
這些奇特的材料雖然晚成,但縂有一天會被重用,竟然被安置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就像周朝的老將太公望,八十嵗才被封侯,從釣魚的石磴上崛起。
賞析
這首作品以六月的酷熱爲背景,通過對比酷暑與梅子的清涼,表達了作者對清涼之物的渴望和對堅靭不拔精神的贊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火雲”、“舌爛喉吻乾”等,生動地描繪了酷暑的嚴酷和梅子的清涼。同時,通過比喻和典故,如“鼎鼐”和“太公望”,傳達了對堅靭不拔、晚成大器的人生態度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美好品質的追求。
方一夔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盛暑宿集福院晚風雨大作 》 —— [ 宋 ] 陳棣
- 《 六月伏日同謝彥實倪氏池亭小酌 》 —— [ 明 ] 烏斯道
- 《 分韻送夏副樞 》 —— [ 明 ] 謝肅
- 《 六月同愔仲出都過濟南遇劉潛老 》 —— [ 清 ] 陳曾壽
- 《 閏夏六月書事一首 》 —— [ 宋 ] 劉克莊
- 《 六月閔雨 》 —— [ 宋 ] 黃庭堅
- 《 戊午六月從沈南一陳子鬆兩先生及張倬雲沈譜笙諸君觀荷蘆雨盦歡飲至月上始罷用少陵丈八溝詩分韻得放字客字 》 —— [ 清 ] 陶模
- 《 丙申六月過吳子往荻秋庵 》 —— [ 明 ] 歸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