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呈何潛齋小有洞天

小有古洞天,仙峯戴靈鰲。 何人失守衛,飛去隨波濤。 朅來文昌宮,還作貴人牢。 貴人舊散仙,稍厭官府勞。 悵然念人世,謫居領巖嶅。 飢食柏樹子,渴飲松枝醪。 涕唾視勳業,習氣餘詩騷。 我亦慕仙者,何時脫羈絛。 終攜綠玉杖,東去訪盧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朅來:忽然來到。
  • 文昌宮:指文昌星的宮殿,文昌星在古代被認爲是主宰文運的星辰。
  • 貴人牢:指仙人被貶謫後所居之地,比喻爲牢獄。
  • 散仙:道教中指未被封爲正式神仙的仙人。
  • 巖嶅:山峯,這裏指仙人被貶謫的地方。
  • 柏樹子:柏樹的果實,這裏指仙人的食物。
  • 松枝醪:用松枝釀製的酒,這裏指仙人的飲品。
  • 涕唾視勳業:輕視功名富貴。
  • 習氣餘詩騷:習慣於寫詩作賦。
  • 羈絛:束縛,比喻世俗的約束。
  • 綠玉杖:仙人所用的杖,象徵仙人的身份。
  • 盧敖:古代傳說中的仙人,這裏指作者嚮往的仙人生活。

翻譯

小有洞天中,仙峯彷彿戴着靈鰲。不知是哪位仙人失去了守衛,使得靈鰲隨波濤飛去。忽然間,這靈鰲來到了文昌星的宮殿,卻變成了貴人的牢籠。那位貴人原本是自由的散仙,現在卻稍感官府的勞苦。他悵然地思念人間,被貶謫到山峯之上。飢餓時吃柏樹的果實,口渴時飲松枝釀的酒。他輕視功名富貴,習慣於寫詩作賦。我也向往成爲仙人,何時能擺脫世俗的束縛。最終我將帶着綠玉杖,東去尋找盧敖,追求仙人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仙人從自由自在的散仙生活到被貶謫爲貴人牢的轉變,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束縛的厭倦和對仙人自由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道教仙境意象,如「小有洞天」、「靈鰲」、「文昌宮」等,構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世界。通過對仙人生活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功名富貴的輕視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體現了元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藝術生活的理想。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