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贊佛
淨梵王宮,太子殷勤,雪山六期。把世情我態,絲毫斷念,雲根水谷,麻麥充飢。芥納須彌,毛吞大海,自古男兒了悟時。超生滅,任循環宇宙,不管東西。
圓成無得無知。信法界、空空寂滅機。又勿勞習定,安禪作用,偷閒終日,打坐行治。大理無時,真功非相,動靜昏昏合聖規。無高下,但能通般若,總證牟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淨梵王宮:指佛教中清淨的宮殿,象徵着佛教的清淨之地。
- 太子:指釋迦牟尼佛在成爲佛陀之前的身份,即悉達多太子。
- 雪山六期:指釋迦牟尼佛在雪山(喜馬拉雅山)中修行的六個階段。
- 世情我態:指世俗的情感和個人的態度。
- 雲根水谷:比喻隱居山林,遠離塵囂的生活。
- 芥納須彌:佛教用語,意指微小的芥子能容納巨大的須彌山,比喻心性的廣大無邊。
- 毛吞大海:比喻心性的廣大,能包容一切。
- 了悟:指領悟真理,達到覺悟的境界。
- 超生滅:超越生死輪迴。
- 循環宇宙:指宇宙間萬物生滅循環不息。
- 圓成無得無知:指達到圓滿的境界,無所求得,無所知障。
- 法界:佛教用語,指一切法的存在狀態。
- 空空寂滅機:指一切法空無自性,寂滅無爲的狀態。
- 習定:指修習禪定。
- 安禪作用:指禪定的效果。
- 打坐行治:指通過打坐來修行和治療心靈。
- 大理無時:指真理無時間限制,永恆不變。
- 真功非相:指真正的修行成果不依賴於外在形式。
- 動靜昏昏:指無論動或靜,內心都保持昏昏然的狀態,即無分別心。
- 合聖規:符合佛教的聖者規範。
- 通般若:通達智慧。
- 總證牟尼:最終證得佛陀的智慧。
翻譯
在清淨的佛宮中,悉達多太子在雪山上勤奮修行了六個階段。他徹底斷絕了世俗的情感和個人態度,隱居在山林之中,以麻麥爲食。他的心性廣大無邊,能包容一切,這是自古以來男子達到覺悟的時刻。他超越了生死輪迴,任由宇宙萬物循環不息,不拘泥於東西方。
他達到了圓滿的境界,無所求得,無所知障,相信一切法的存在狀態都是空無自性,寂滅無爲。他不需刻意修習禪定,也不必刻意安禪,而是偷閒終日,通過打坐來修行和治療心靈。真理是永恆不變的,真正的修行成果不依賴於外在形式,無論動或靜,內心都保持昏昏然的狀態,符合佛教的聖者規範。無論高低,只要能通達智慧,最終都能證得佛陀的智慧。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佛陀的修行和覺悟,通過描繪釋迦牟尼佛在雪山修行的場景,展現了其超越世俗、達到心靈清淨的境界。詩中運用了許多佛教術語和比喻,如「芥納須彌」、「毛吞大海」等,形象地表達了佛陀心性的廣大和包容。同時,詩中也強調了修行的重要性,以及通過修行達到的智慧和覺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佛陀的崇敬和對佛教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