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 白樸
花月少年場。嬉遊伴,底事不能忘。楊柳送歌,暗分春色,夭桃凝笑,爛賞天香。綺筵上,酒杯金瀲灩,詩卷墨淋浪。間嫋玉鞭,管絃珂里,醉攜紅袖,燈火夜行。 回首事堪傷。溫柔竟處,流落江鄉。惆悵鬢絲禪榻,眉黛吟窗。甚社燕秋鴻,十年無定,楚星燕月,千里相望。何日故園行樂,重會風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底事:何事,什麼事情。
  • 夭桃:盛開的桃花。
  • 爛賞:盡情欣賞。
  • 綺筵:華麗的宴席。
  • 瀲灩:形容水波盪漾,這裏形容酒杯中的酒光。
  • 淋浪:形容墨跡淋漓。
  • 珂里:美好的地方。
  • 社燕秋鴻:指春秋兩季的候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楚星燕月:楚地的星,燕地的月,指遠隔千里的思念。

翻譯

在花與月的少年時光裏,與嬉戲的夥伴,爲何事難以忘懷。楊柳輕送歌聲,暗中分享着春色,盛開的桃花含笑,盡情欣賞着天的香氣。在華麗的宴席上,酒杯中酒光盪漾,詩卷上墨跡淋漓。偶爾輕搖玉鞭,在管絃樂聲中,醉意中帶着紅袖,在燈火通明的夜晚行走。

回首往事令人傷感。溫柔的時光竟已流逝,流落在江鄉。惆悵地在禪榻上梳理鬢髮,在吟窗前凝視眉黛。春秋兩季的候鳥,十年間漂泊不定,楚地的星,燕地的月,千里之外相互思念。何時能回到故園,再次享受那美好的風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少年時期的歡樂時光與後來的流落他鄉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漂泊生活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楊柳送歌」、「夭桃凝笑」等,生動地再現了青春的歡樂場景。後半部分則通過「社燕秋鴻」、「楚星燕月」等比喻,深刻地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安定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白樸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白樸

白樸

白樸,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說爲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