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陳店舟中寫懷兼柬雲林高士時張孟膚同舟
葑門曉發吳淞船,手把傳符津吏前。
五年別家走未已,素髮蕭蕭垂兩肩。
小龍江頭舊遊處,東家西家爭招延。
匆匆會散等過鳥,風吹湖水春無邊。
雲林高士獨不見,倚篷四望心茫然。
驚湍疊浪豈作惡,渚花江草仍爭妍。
夕陽收港泊陳店,入市買魚燒荻鞭。
蓉城公子今最賢,賦詩行酒能周旋。
一談一笑燭欲盡,野戍不聞鐘鼓傳。
卻憶山中小兒女,如此明月應未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葑門(fēng mén):古代蘇州城門名。
- 傳符:傳遞的符信,古代用於證明身份或傳遞命令的憑證。
- 津吏:管理渡口的官員。
- 素髮:白髮。
- 招延:邀請。
- 過鳥:比喻時間過得快,如鳥飛過。
- 驚湍(tuān):急流。
- 疊浪:重疊的波浪。
- 渚花(zhǔ huā):水邊或水中的花。
- 荻鞭:用荻草製成的鞭子,這裏指用荻草燃燒。
- 蓉城:指成都,這裏可能指詩中的「蓉城公子」。
- 周旋:應酬,交際。
- 野戍(shù):野外或邊疆的守衛處。
- 鐘鼓:古代用於報時或慶典的樂器。
翻譯
清晨從葑門出發,乘船前往吳淞,手持傳遞的符信在津吏面前。五年離家奔波未停,白髮已稀疏垂落兩肩。小龍江頭是我舊時的遊憩之地,東家西家都爭相邀請。匆匆相聚又散,時間飛逝如過鳥,湖水在春風中波光粼粼。唯獨不見雲林高士,我倚着船篷四望,心中茫然。急流與重浪並不令人畏懼,水邊的花朵和江草依舊爭豔。夕陽西下,我們在陳店港泊船,入市買魚,用荻草燃燒。蓉城的公子最爲賢能,能飲酒賦詩,應酬自如。談笑間,蠟燭將盡,野外守衛處已聽不到鐘鼓聲。卻想起山中的小兒女,這樣的明月下,他們應該還未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清晨出發,乘船旅行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和對舊遊之地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詩中「匆匆會散等過鳥,風吹湖水春無邊」一句,既展現了時間的飛逝,又描繪了湖光山色的美麗,情感與景緻交融,意境深遠。結尾處對家中兒女的思念,更是增添了詩作的溫情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