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

· 戎昱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駸駸。 夜後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塞下:邊塞附近,亦泛指北方邊境地區。
  • 北風凋白草:北風,指寒冷的風。凋,使枯萎。白草,一種生長在北方的草,秋天變白。
  • 胡馬日駸駸:胡馬,指北方的馬,這裏指敵軍的馬。日,日益,越來越。駸駸,形容馬跑得快。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鐵衣:古代戰士穿的帶有鐵片的戰衣。
  • 歲年深:年深日久,指時間長久。
  • 盧龍塞:古代北方的一個重要關塞。
  • 煙塵飛至今:煙塵,指戰火和塵埃,這裏比喻戰事。飛,飛揚,持續。

翻譯

北風寒冷,使白草枯萎,敵軍的馬匹日益快速。 夜深時,戍樓上的月光,秋天的到來讓邊疆將領心情沉重。 鐵甲戰衣上凝結着重重的霜露,戰馬隨着歲月的深入也顯得疲憊。 自從有了盧龍塞,戰火和塵埃就一直飛揚至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方邊塞的荒涼景象和邊疆將領的艱辛生活。通過「北風凋白草」和「胡馬日駸駸」的描寫,展現了邊塞的嚴酷環境和敵軍的威脅。詩中的「夜後戍樓月」和「秋來邊將心」則傳達了將領在夜晚孤獨守望時的沉重心情。最後兩句「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則總結了邊塞戰事的漫長和不斷,反映了邊疆戰士的堅守和犧牲。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戰士的同情和敬意。

戎昱

戎昱(róngyù),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陝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爲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爲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 1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