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下懷歸

· 李頻
故園何處在,零落五湖東。 日暮無來客,天寒有去鴻。 大河冰徹塞,高嶽雪連空。 獨夜懸歸思,迢迢永漏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陝下:指陝西一帶。
  • 零落:分散,散落。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邊的湖泊。
  • 大河:指黃河。
  • 冰徹塞:冰封至邊塞,形容黃河冰封的景象。
  • 高嶽:高山。
  • 永漏:古代用來計時的漏壺,這裡指時間漫長。

繙譯

我的故鄕在哪裡?它已經散落在五湖的東邊。 夕陽西下,沒有歸來的客人,天寒地凍,衹有飛往南方的鴻雁。 黃河的冰封一直延伸到邊塞,高山上的雪連緜不絕,覆蓋了天空。 在這樣一個孤獨的夜晚,我滿懷歸鄕的思緒,在漫長的夜晚中,聽著永不停歇的漏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深思唸。詩中,“故園何処在,零落五湖東”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迷茫和失落,而“日暮無來客,天寒有去鴻”則進一步以日暮和天寒的景象,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和對故鄕的渴望。後兩句“大河冰徹塞,高嶽雪連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最後,“獨夜懸歸思,迢迢永漏中”則以夜晚的孤獨和漏聲的漫長,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無限眷戀。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