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舍弟讓籠中鷹

· 呂溫
未用且求安,無猜也不殘。 九天飛勢在,六月目睛寒。 動觸樊籠倦,閒消肉食難。 主人憎惡鳥,試待一呼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舍弟: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弟弟。
  • 籠中鷹:被關在籠子裏的鷹。
  • 九天:指天空的最高處,比喻鷹原本的自由飛翔之地。
  • 六月:夏季的月份,此處可能指鷹的目光銳利如夏日的陽光。
  • 樊籠:關鳥獸的籠子。
  • 肉食:指鷹的食物,通常是肉類。
  • 憎惡:非常討厭。

翻譯

尚未使用它,只求它能安穩,沒有猜疑也不會傷害。 它那翱翔九天的飛翔之勢仍在,六月的陽光下,它的目光依舊銳利而寒冷。 一旦觸動那束縛它的籠子,它便感到疲倦,而要它消受那些難以入口的肉食更是困難。 主人對那些惡鳥感到厭惡,不妨試着呼喚它一次,看看它的反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籠中鷹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束縛的厭倦。詩中的鷹雖然被囚禁在籠中,但其飛翔的氣勢和銳利的目光依舊顯示出它的野性和不屈。詩人通過對鷹的同情,間接表達了對自由生命的尊重和對束縛的批判。最後兩句詩則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暗示主人對鷹的誤解和期待,以及鷹可能的反抗或無奈。整體上,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鷹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自由與束縛這一永恆主題的深刻思考。

呂溫

呂溫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呂渭子。德宗貞元十四年進士,次年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能文,一時流輩鹹推尚。與王叔文厚善,遷左拾遺。二十年,以侍御史爲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比還,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貶,溫獨免,進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旋與羊諤等謀逐宰相李吉甫,憲宗怒貶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