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廬山東寺遠大師影堂

遠公遺蹟在東林,往事名存動苦吟。 杉檜已依靈塔老,煙霞空鎖影堂深。 入簾輕吹催香印,落石幽泉雜磬音。 十八賢人消息斷,蓮池千載月沈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杉檜(shān guì):一種常綠喬木,這裏指寺廟周圍的樹木。
  • 靈塔:指供奉高僧舍利的塔。
  • 影堂:供奉高僧畫像的堂室。
  • 香印:指香爐中的香菸,形狀如印。
  • 磬音:佛教法器磬發出的聲音。
  • 十八賢人:指佛教中的十八羅漢。
  • 蓮池:佛教中常用來象徵清淨的池塘,多有蓮花。
  • 月沈沈:形容月光昏暗,沈沈(chén chén)。

翻譯

遠大師的遺蹟留在東林寺,他的往事雖已遠去,卻仍激發着人們的苦吟。 寺中的杉檜依傍着靈塔,顯得古老而莊嚴,而煙霞卻空空地鎖住了深邃的影堂。 輕風吹入簾內,催動着香爐中的香菸,落石與幽泉的聲音交織着磬音。 十八羅漢的消息已斷,蓮池中的月光昏暗,千載悠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廬山東寺遠大師影堂的描繪,表達了對遠大師的懷念與對佛教文化的敬仰。詩中,「杉檜已依靈塔老」與「煙霞空鎖影堂深」等句,以景抒情,營造出一種靜謐而莊嚴的氛圍。後兩句「十八賢人消息斷,蓮池千載月沈沈」則透露出對佛教歷史長河中的變遷與沉思,展現了詩人對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與感慨。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