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灩澦堆(yàn yù duī):位於長江三峽之一的瞿塘峽口的一塊巨石,是古代航運的一大障礙。
- 沈牛:指沉沒的牛,比喻水中的障礙物。
- 荅雲雨:應對雲雨,形容水勢洶涌。
- 如馬戒舟航:比喻水流湍急,如同馬奔騰,警示船隻小心航行。
- 傾覆:翻覆,指船隻翻覆的危險。
- 混茫:混沌不明,形容水勢浩大,難以捉摸。
- 干戈:原指兵器,這裏比喻戰亂。
- 解纜:解開纜繩,指船隻起航。
- 垂堂:指家中,比喻安全之地。
翻譯
巨大的灩澦堆矗立在江水中央,即使在寒冷的江水中也顯得格外突出。沉沒的牛彷彿在應對着洶涌的雲雨,水流湍急如同奔騰的馬,警示着船隻小心航行。天意似乎註定了這裏的危險,神力使得水勢浩大,難以捉摸。在戰亂中,船隻連綿不斷地解纜起航,行進中的人們無不懷念着家中的安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灩澦堆的險峻和江水的洶涌,通過「沈牛荅雲雨」和「如馬戒舟航」等生動比喻,傳達了航行的艱險。詩中「天意存傾覆,神功接混茫」表達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和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最後兩句「干戈連解纜,行止憶垂堂」則反映了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和平與安全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對自然和時局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