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披衲(pī nà):穿着僧衣,指成爲僧人。
- 禪門:指佛教禪宗。
- 法空:佛教術語,指一切法無自性,即一切事物都沒有固定的實體。
- 性悟:指對佛性的領悟。
- 飛錫:佛教用語,指僧人云遊四方。
翻譯
在世間,你只披着僧衣,禪宗的歲月裏你歷經多少寒冷。 你對佛法理解深刻,不受世俗污染,對佛性的領悟也不多言。 整日裏,你的門總是緊閉,偶爾相逢,草木也似乎自慚形穢。 有時你去尋找同道中人,手持錫杖,飛越山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禪師深居簡出、超然物外的生活狀態。詩中,「披衲」、「禪門」、「法空」、「性悟」等詞語,都體現了禪師對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實踐。通過「門長掩」、「草自殘」等意象,詩人傳達了禪師與世隔絕、清靜自守的生活態度。最後兩句「有時尋道侶,飛錫度峯巒」,則展現了禪師雲遊四方、尋求心靈交流的修行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禪師清淨生活的讚美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