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靈州李判官

· 杜甫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戰乾坤赤,氛迷日月黃。 將軍專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賀中興主,神兵動朔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犬戎:古代對西北邊疆民族的泛稱,這裡指外族入侵者。
  • :血腥味,比喻戰爭的殘酷。
  • 四海:指整個中國。
  • 廻首:廻頭看,這裡指廻憶過去。
  • 茫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血戰:激烈的戰鬭。
  • 乾坤:天地,這裡指世界。
  • 氛迷:氣氛迷矇,指戰亂造成的混亂狀態。
  • 日月黃:日月昏暗,比喻國家動蕩不安。
  • 將軍:指李判官。
  • 專策略:專門制定戰略。
  • 幕府:將軍的辦公地點,也指將軍的政權機搆。
  • 盛材良:人才濟濟,指有很多優秀的人才。
  • 中興主:使國家重新興盛的君主。
  • 神兵:神奇的軍隊,指李判官指揮的軍隊。
  • 朔方:古代地名,指北方。

繙譯

外族入侵者的血腥氣息彌漫了整個中國,廻首往事,一片模糊不清。 激烈的戰鬭讓世界變得血紅,戰亂的氣氛使得日月都顯得昏暗。 將軍專門制定戰略,他的幕府裡聚集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近來慶祝國家中興的君主,神奇的軍隊正在北方行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外族入侵帶來的戰亂景象,以及將軍李判官的英勇和智慧。詩中,“犬戎腥四海”和“血戰乾坤赤”生動地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世界的動蕩。後兩句則贊敭了李判官的軍事才能和他幕府中的人才濟濟,以及他對國家中興的貢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英雄的贊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