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道中

· 盧琦
兩袖西風此地過,清秋八月滿煙波。 粳田萬頃連天遠,茅屋千家近水多。 每買鱸魚供晚餉,愛聽稚子唱吳歌。 年來自笑行藏拙,獨立蓬窗對素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粳田:指種植粳稻的田地。粳(jīng):一種稻米,米粒短而圓。
  • 行藏:行爲和藏匿,這裏指生活狀態或行爲方式。
  • 素娥:指月亮,古代傳說中的月宮仙女嫦娥。

翻譯

我在這清秋八月的時節,攜帶着西風的涼意,路過鬆江。眼前是煙波浩渺,粳稻田連綿不絕,彷彿與天際相連,而茅屋則密集地分佈在水邊。我常常買來鱸魚作爲晚餐,喜愛聽稚嫩的孩子們唱着吳地的歌謠。近年來,我自嘲自己的生活方式笨拙,獨自站在船窗前,凝望着皎潔的月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松江道中的所見所感。詩中,「兩袖西風」和「清秋八月」共同營造出一種秋意漸濃的氛圍,而「粳田萬頃」和「茅屋千家」則生動地勾勒出了江南水鄉的田園風光。後兩句通過「買鱸魚」和「聽吳歌」展現了作者的生活情趣,而「行藏拙」和「獨立蓬窗對素娥」則透露出作者對自身生活狀態的反思和淡淡的孤獨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