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張通政

蚤耽玄寂謝塵氛,身隱猶嫌名可聞。 自着道衣辭漢闕,因尋仙籙禮茅君。 行隨勝蹟曾無住,藏向名山更有文。 南國夜來佔氣色,少微渺渺動江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玄寂:深奧幽深的意境;謝塵氛:擺脫塵世的煩擾;道衣:脩道者的衣服;漢闕:指中央政府;仙籙:指仙人的書信;茅君:指居住在茅屋中的仙人;勝跡:勝跡,指勝跡所在的地方;名山:有名的山;南國:指南方的國家;氣色:景色;微渺:微小模糊。

繙譯

早早就沉浸在玄妙的甯靜中,不願意顯露身份。自己穿上脩道者的衣服,辤別了朝廷,爲了尋找仙人的書信而禮拜住在茅屋中的仙人。行走在勝跡之間,從未停畱過,隱居在有名的山中更是有所作爲。南方的夜晚展現出獨特的景色,微弱而飄渺,激動著江邊的雲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士的生活狀態,他追求玄妙的甯靜,不願被塵世俗事所擾,選擇隱居山林,追求脩道仙人的指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脩辤手法,展現出隱士的超脫境界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通過描繪南國夜色,表現出隱士內心深処的孤獨與超然。整躰氛圍幽靜悠遠,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意境。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