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九日言懷賜中書門下及百寮
令節在豐歲,皇情喜乂安。
絲竹調六律,簪裾列千官。
煙霜暮景清,水木秋光寒。
筵開曲池上,望盡終南端。
天文麗慶霄,墨妙驚飛鸞。
願言黃花酒,永奉今日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依照別人詩的題材和體裁做詩,以應和。
- 聖制:皇帝所作的詩文。
- 令節:佳節,指重陽節。
- 豐歲:豐收的年份。
- 皇情:皇帝的心情。
- 乂安:安定,平安。
- 絲竹:指音樂。
- 六律:古代音樂的六種基本音律。
- 簪裾:古代顯貴者的服飾,借指顯貴。
- 煙霜:輕煙和白霜,形容秋日的清晨。
- 水木:水和樹木,指自然景色。
- 筵開:宴席開始。
- 曲池:曲折的池塘。
- 終南:終南山,位於陝西,此處泛指遠山。
- 天文:天象,指天空的景象。
- 麗慶霄:美麗的雲霄。
- 墨妙:書法的精妙。
- 飛鸞:形容書法筆勢飛動如鸞鳥。
- 黃花酒:菊花酒,重陽節時常飲用的酒。
翻譯
在豐收之年的重陽佳節,皇帝的心情喜悅而安定。音樂和諧地演奏着六律,顯貴們穿着華麗的服飾列隊出席。秋日的清晨,煙霧和霜花清晰可見,水和樹木映出秋光的寒意。宴席在曲折的池塘邊開始,遠望終南山的盡頭。天空的景象美麗而莊嚴,書法的精妙如同飛翔的鸞鳥。願以這菊花酒,永遠慶祝今天的歡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時皇宮中的盛況和皇帝的喜悅心情。通過對豐收年景、和諧音樂、顯貴服飾、秋日清晨的細膩描繪,展現了節日的祥和與皇家的富麗。詩中「天文麗慶霄,墨妙驚飛鸞」一句,既讚美了天象的壯麗,又暗喻了書法藝術的卓越,體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結尾的「願言黃花酒,永奉今日歡」則表達了對節日歡樂的珍視和希望這份歡樂能夠長存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