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陸路至黃檗館路上遇風雨作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
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
傳呼戒徒御,振轡轉林麓。
陰雲擁嵓端,霔雨當山腹。
震雷如在耳,飛電來照目。
獸跡不敢窺,馬蹄唯務速。
虔心若齋禮,濡體如沐浴。
萬竅相怒號,百泉暗奔瀑。
危樑慮足跌,峻阪憂車覆。
問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祿。
轉知人代事,纓組乃徽束。
向若家居時,安枕春夢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來相續。
曉霽心始安,林端見初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使:奉命出使。
- 新淦江:江名,具體位置不詳。
- 黃檗館:地名,可能是指設有黃檗(一種植物)的館舍。
- 草草:匆忙的樣子。
- 涉江:渡過江河。
- 指期:指定的日期。
- 傳呼:傳令呼叫。
- 徒御:隨從的車馬。
- 振轡:抖動繮繩,指駕車。
- 林麓:山腳下的樹林。
- 陰雲:烏雲。
- 嵓端:山崖的頂端。
- 霔雨:大雨。
- 震雷:響雷。
- 飛電:閃電。
- 虔心:虔誠的心。
- 齋禮:齋戒時的禮儀。
- 濡體:溼透身體。
- 萬竅:指各種孔洞,這裏形容風聲。
- 怒號:大聲呼嘯。
- 百泉:衆多的泉水。
- 暗奔瀑:形容泉水在暗中奔流,如同瀑布。
- 危梁:危險的橋樑。
- 峻阪:陡峭的山坡。
- 微祿:微薄的俸祿。
- 人代事:指官場上的事務。
- 纓組:系官印的帶子,這裏指官職。
- 徽束:束縛,約束。
- 安枕:安穩地睡覺。
- 春夢:春天的夢境,比喻美好的生活。
- 遵途:沿着道路。
- 候吏:迎候的官員。
- 曉霽:早晨雨停天晴。
- 初旭:初升的太陽。
翻譯
匆忙整理夜間的行裝,渡過江河又登上陸地。望着前方的路似乎沒有盡頭,但指定的日期已經迫近。傳令呼叫隨從的車馬,抖動繮繩穿過山腳下的樹林。烏雲擁抱着山崖的頂端,大雨降臨在山腹之中。響雷彷彿在耳邊轟鳴,閃電劃破夜空照亮雙眼。野獸的蹤跡不敢窺探,馬蹄只顧着快速前行。虔誠的心如同齋戒時的禮儀,溼透的身體如同沐浴一般。萬竅中傳來風的怒號,百泉在暗中奔流如同瀑布。危險的橋樑讓人擔心跌倒,陡峭的山坡讓人憂慮車輛翻覆。問我爲何如此,是因爲前日接受了微薄的俸祿。轉而知道官場上的事務,官職成了束縛。如果還在家中,就能安穩地享受春天的美夢。沿着道路已經接近目的地,迎候的官員接連不斷。早晨雨停天晴,心情纔開始安定,林邊初升的太陽映入眼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奉命出使途中的艱辛與心情變化。詩中,「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展現了旅途的匆忙與不易,「陰雲擁嵓端,霔雨當山腹」等句則生動描繪了風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增強了詩歌的畫面感。後文通過「虔心若齋禮,濡體如沐浴」等句,表達了詩人在艱難環境中的虔誠與堅韌。最後,「曉霽心始安,林端見初旭」則透露出雨過天晴後的寧靜與希望,體現了詩人內心的轉變與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又抒發了內心的情感,是一首優秀的唐代行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