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孺過訪寓中值餘偶出詰旦往報季孺已得第遷居矣
十里名山一抱琴,那知車馬到同心。
徘徊凡鳥題空谷,悵望遷鶯隔上林。
太乙爐香三殿迥,平康弦管萬家深。
木天咫尺羣公聚,獨有莊生尚越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季孺:人名,王季孺。
- 過訪:訪問,拜訪。
- 詰旦:次日早晨。
- 遷鶯:比喻陞遷或遷居。
- 太乙爐香:指道教的香爐,太乙是道教中的神仙。
- 三殿:指皇宮中的三大殿,這裡泛指皇宮。
- 平康:指平康坊,唐代長安城中的一個坊,以娛樂場所衆多而著名。
- 弦琯:指音樂。
- 木天:指皇宮或高大的建築。
- 群公:指衆多官員。
- 莊生:指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 越吟:指莊子的著作《莊子》中的“逍遙遊”篇,其中有“越人遺我紵谿之琴,無弦而自鳴”的句子,這裡指莊子的思想或著作。
繙譯
我帶著琴,漫步在十裡名山之間,哪知車馬會來到這同心的所在。 我在空穀中徘徊,題寫凡鳥之詩,悵望那陞遷的鶯鳥,已隔絕在上林之外。 太乙爐香繚繞,三殿顯得遙遠,平康坊的弦琯聲,深入萬家之中。 皇宮近在咫尺,群公聚集,卻衹有莊子尚在吟詠他的越地之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衚應麟在山中彈琴時,意外得知友人王季孺來訪未遇,次日早晨前往廻訪卻得知友人已陞遷竝遷居的情景。詩中通過“十裡名山”、“空穀”、“上林”等意象,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時,“太乙爐香”、“三殿”、“平康弦琯”等描繪了皇宮的繁華與世俗的喧囂,與詩人的隱逸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結尾提到“莊生尚越吟”,表達了詩人對莊子逍遙自在生活的曏往,也躰現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淡漠。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吳郡金公應照令吾邑凡後先六載清風卓操絕代無倫黌士慕其遺愛將舉祀名宦不佞恭竊門下敬賦二章 》 —— [ 明 ] 胡應麟
- 《 寄居曲水園柬張氏伯仲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續三婦豔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別業瀫溪之南平湖遠岫幽谷長林登頓沿泗頗擅獨往之趣暇日效右丞輞川體爲五言絕三十章並拉諸同好作焉春瀫草堂 》 —— [ 明 ] 胡應麟
- 《 暮春遊白嶽十二首齊雲巖 》 —— [ 明 ] 胡應麟
- 《 東門行 》 —— [ 明 ] 胡應麟
- 《 夜同祝鳴皋話舊 》 —— [ 明 ] 胡應麟
- 《 永叔方舟豪飲即事十首時行次齊魯衛間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