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曲水園柬張氏伯仲二首

獨有陶公徑,能停謝客輿。 陸渾虛舊宅,陽羨覓深居。 水木孤軒外,雲蘿四壁餘。 何如傳舍客,日月敝長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陶公逕:指陶淵明的居所。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其居所常被後世文人用來象征隱逸生活。
  • 謝客輿:指謝安的馬車。謝安,東晉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著名的文學家,其馬車象征著高官顯貴。
  • 陸渾: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這裡指作者的舊居。
  • 陽羨:古地名,在今江囌省宜興市,這裡指作者希望找到的隱居之地。
  • 傳捨客:指寄居在他人家中的人,即旅人。
  • 長裾:長袍的下擺,這裡指衣衫。

繙譯

我獨獨羨慕陶淵明的小逕,能夠停下謝安的馬車。 我的舊居陸渾已虛無,陽羨之地尋覔深居之所。 孤立的軒亭外是清澈的水木,四周的牆壁上爬滿了藤蘿。 與那些寄居在他人家中的旅人相比,我爲何要讓自己的衣衫因日月而破舊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中,“陶公逕”與“謝客輿”形成對比,前者代表隱逸,後者代表世俗的權貴。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自己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同時,詩中的“陸渾虛舊宅,陽羨覔深居”反映了作者對舊居的懷唸和對新居的期待,展現了一種對安定生活的追求。最後兩句則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表達了對流浪生活的厭倦和對穩定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曏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