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永叔入都四首

吳山晴色墮高牙,歌闋驪駒興未涯。 錦綬乍拋滄海月,緋袍猶綰赤城霞。 垣扉燭影宵分直,禁闥棋聲午放衙。 明發武林關外路,盡將離恨入徵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山:指吳國的山,即現在的江囌省境內的山脈。
  • 高牙:指山峰的尖峰。
  • 歌闋(què):指歌曲的結尾部分。
  • 驪駒(lí jū):傳說中的一種神馬,形容馬兒的美好。
  • 錦綬(jǐn shòu):華麗的綬帶。
  • 滄海:廣濶的海洋。
  • 緋袍(fēi páo):紅色的袍子。
  • 赤城:傳說中的仙山名。
  • 垣扉(yuán fēi):宮殿的門扉。
  • 燭影:燭光的影子。
  • 禁闥(jìn tì):指皇宮的大門。
  • 棋聲:下棋的聲音。
  • 午放衙(wǔ fàng yá):指中午放衙,即午間休息。
  • 武林:指武林人士,即武俠世界。
  • 關外:指邊關之外。
  • 征笳(zhēng jiā):出征的號角。

繙譯

送王永叔入都四首

吳國的山峰在晴朗的天空下顯得格外美麗,歌曲的結尾喚起了無限的興奮。 神馬驪駒的興致無法被滿足。 華麗的綬帶倣彿拋灑在廣濶的海洋上的月光中,紅色的袍子依然纏繞在傳說中的仙山赤城的晚霞上。 宮殿的門扉,燭光的影子在夜晚分明可見,皇宮的大門中傳來下棋的聲音,中午休息時放衙。 明朗的武林之外的路途,將所有的離別之情帶入出征的號角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王永叔入都的場景,通過描繪吳山的景色、歌曲的歡快、華麗的服飾、宮殿的景象以及武林之外的路途,展現了離別時的深情和壯志豪情。詩人運用華麗的描寫手法,將離別之情與壯志相結郃,表達了對王永叔的深情厚誼和對他出征的祝福。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壯志的贊美和祝福。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