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集相國趙公府中話別作

銜恩龍劍色悽悽,何限霜華照鸊鵜。 紅日已看中祕近,白雲猶傍太行低。 親闈菽水飛魂夢,相府藜燈惜解攜。 莫悵燕吳成遠別,春帆先到潞河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銜恩:懷着感恩之情。
  • 龍劍:古代傳說中的神劍,此處可能指寶劍,象徵忠誠與武勇。
  • 悽悽:悲傷的樣子。
  • 霜華:霜花,比喻白髮。
  • 鸊鵜(pì tí):一種水鳥,此處可能指劍光閃爍如鸊鵜之羽。
  • 紅日:比喻皇帝或朝廷。
  • 中祕:指朝廷中的機密事務。
  • 白雲:比喻遠方的親友或故鄉。
  • 太行:山脈名,位於今河北、山西交界處。
  • 親闈:指父母的居所,代指父母。
  • 菽水:豆和水,指簡單的飲食,比喻孝順父母的日常生活。
  • 飛魂夢:形容思念之深,如同魂魄飛離夢境。
  • 相府:宰相的府邸。
  • 藜燈:用藜草做的燈,比喻簡樸的生活。
  • 解攜:分別。
  • 燕吳:指北方和南方,燕指河北一帶,吳指江南。
  • 潞河: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翻譯

懷着感恩之情,寶劍的光芒顯得悲傷,無盡的白髮如同霜花映照着劍光。 皇帝的恩寵已經近在咫尺,而遠方的親友和故鄉依舊在太行山的那一邊。 在父母的居所,簡單的飲食中思念如魂魄飛離夢境,在相府的簡樸生活中,我們珍惜着分別前的時光。 不要因爲北方的燕地與南方的吳地之間的遙遠而感到惆悵,春天的帆船將先到達潞河的堤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夜晚與相國趙公府中話別時的深情。詩中,「銜恩龍劍色悽悽」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趙公的感激之情,又暗含了離別的悲傷。通過對「紅日」、「白雲」、「親闈」、「相府」等意象的運用,詩人巧妙地展現了自己對朝廷、故鄉、父母和友人的複雜情感。結尾的「春帆先到潞河堤」則寄寓了對未來重逢的希望,使得整首詩在離別的哀愁中透露出一絲溫暖和期待。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