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趙公命館人除舍授餐以待餘適產二雛未及趨赴先此寄懷二首

長鋏歸來嘆夜眠,黃金臺色正蒼然。 高懸一榻平津上,驟啓千門碣石前。 風雨未教淩白薴,乾坤何意問朱弦。 無勞大廈歌寒素,柱石明堂四海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鋏:長劍。
  • 黃金台:古代傳說中的寶地,這裡比喻趙公的府邸。
  • 平津:古代地名,這裡指趙公的府邸。
  • 碣石:古代山名,這裡比喻趙公府邸的門庭。
  • 白苧:白色的苧麻,這裡比喻清貧的生活。
  • 乾坤:天地,這裡指世間的變幻。
  • 硃弦:紅色的琴弦,這裡指音樂或文化藝術。
  • 大廈:高大的房屋,這裡比喻趙公的府邸。
  • 柱石:支撐建築的柱子和石頭,比喻重要的支持者或基礎。
  • 明堂:古代帝王擧行大典的地方,這裡比喻國家的中心或重要的位置。

繙譯

長劍歸來,我歎息著夜間的睡眠,趙公的府邸在黃金台的色彩中顯得蒼茫。 高高懸掛的牀榻在平津之上,突然開啓的千門在碣石之前。 風雨還未使我屈服於清貧的生活,世間的變幻又何須詢問音樂的弦音。 無需在大廈中歌唱我的寒素,作爲國家的柱石,我的名聲已經傳遍四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趙公的敬仰以及對自己身份的自豪。詩中,“長鋏歸來”和“黃金台色”描繪了詩人的歸來與趙公府邸的煇煌,而“高懸一榻”和“驟啓千門”則進一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趙公府邸的宏偉。後兩句“風雨未教淩白苧,乾坤何意問硃弦”展現了詩人不屈的精神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最後,“無勞大廈歌寒素,柱石明堂四海傳”則自豪地宣稱自己雖不富裕,但作爲國家的支柱,其名聲已遠播四方。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趙公的敬意及對自己角色的自豪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