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陽曲呈邑大令

溪洞羈縻性久馴,上山何似下山人。 畲蠻衣食流溪紙,不獨薯粱火粒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羈縻(jī mí):指長期被睏在山穀中。
  • 佘蠻(shē mán):指土著部落的人。
  • 薯粱(shǔ liáng):古代的一種食物,類似於現代的粑粑。

繙譯

長期被睏在山穀中,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上山和下山的人們有何不同。土著部落的人們穿著簡單,以谿水和紙爲食物,他們不僅僅喫薯粱,還喫新鮮的穀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穀中土著部落的生活狀態,表現了他們與自然的親近和簡樸的生活方式。詩人通過對比上山和下山的人,突出了土著部落人們與外界的隔絕和獨特性。整躰氛圍清新淡雅,展現了一種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引人深思。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