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明府姚齊州致政紀事

· 成鷲
他人在官門如市,我公在官門如水。 他人去官門如水,我公去官門如市。 借問公門近若何,喧聲動地黃埃起。 士夫釋業農輟耕,黃童白叟肩相比。 山陬海澨走若狂,攀轅臥轍無遐邇。 鄰封比邑有同情,越陌度阡何彼此。 裏杵宵春將授粲,村燈夜織承筐篚。 小兒竹馬野人芹,迎送交加均赤子。 千人萬人通一心,大聲疾呼盈百里。 九重高高喚不聞,四野蕭條失怙恃。 我公大笑出縣門,停車謂衆且莫喧。 縣官爲國撫羣盜,盜弭官閒勿復論。 心勞計拙願休假,仔肩暫息皆君恩。 前官於民聊爾爾,後人似我來源源。 殷勤父老早歸去,及時教子還弄孫。 父老承風盡稽首,天上天下聞此言。 口碑載道見遺愛,公論在人名不諼。 野史近添廉吏傳,先數齊州姚炳坤。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