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寓居崇聖寺感事

· 許渾
懷土泣京華,舊山歸路賒。 靜依禪客院,幽學野人家。 林晚鳥爭樹,園春蝶護花。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懷土:懷念故鄉。
  • 泣京華:在京城(長安)哭泣,表示對故鄉的思念。
  • 舊山:指故鄉的山。
  • 歸路賒:回家的路很遙遠。
  • 禪客院:僧人的住所。
  • 幽學:隱居學習。
  • 野人家:鄉野人家。
  • 林晚鳥爭樹:傍晚時分,鳥兒爭相歸巢。
  • 園春蝶護花:春天花園裏,蝴蝶圍繞花朵飛舞,彷彿在守護。
  • 東門:指長安城的東門。
  • 邵平瓜:邵平是漢代人,傳說他種的瓜特別甜美,後來用「邵平瓜」比喻田園生活。

翻譯

我懷念故鄉,在繁華的京城長安哭泣,歸鄉的路途遙遠。 靜靜地依傍在僧人的院落,隱居學習於鄉野人家。 傍晚的樹林中,鳥兒爭相歸巢;春天的花園裏,蝴蝶守護着花朵。 長安城的東門有一片閒地,不知是誰在那裏種下了邵平的瓜。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懷土泣京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後文通過描繪靜謐的禪院和野趣橫生的田園生活,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渴望。結尾的「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則隱含了對田園生活的讚美和嚮往,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