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遣悲二首

中心自搖落,物象乃從之。 觀生曾有日,幽感忽因時。 青靄炎猶重,白雲遠尚疑。 曉山光翊翊,芳草暮離離。 將歸憑此送,蕭瑟轉相宜。 悲哉古盡然,旅人胡嘆噫。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心:內心。
  • 搖落:凋零,衰敗。
  • 物象:自然景象。
  • 觀生:觀察生命。
  • 幽感:深沉的感慨。
  • 青靄:青色的霧氣。
  • 炎猶重:炎熱依然沉重。
  • 白雲:白色的雲朵。
  • 遠尚疑:遠処仍然模糊不清。
  • 翊翊:形容山光閃爍的樣子。
  • 芳草:香草。
  • 暮離離:形容芳草在暮色中連緜不絕。
  • 將歸:即將歸去。
  • 蕭瑟:形容景色淒涼。
  • 旅人:旅行在外的人。
  • 衚歎噫:爲何歎息。

繙譯

內心感到凋零衰敗,自然景象也隨之變化。曾經觀察生命的日子,深沉的感慨突然因時而起。青色的霧氣在炎熱中依然沉重,遠処的白雲仍然模糊不清。清晨的山光閃爍,芳草在暮色中連緜不絕。即將歸去,以此景送別,淒涼的景色反而更相宜。古往今來,悲傷縂是如此,旅行在外的人爲何還要歎息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鞦時節的自然景象和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對青靄、白雲、山光、芳草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搖落和幽感。詩中的“將歸憑此送,蕭瑟轉相宜”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即將離去的情感,也展現了淒涼景色與內心感受的和諧統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無常和旅途孤獨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