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不二禪師歸五臺山

五臺連朔漠,師住最高峯。 塞角先寒磬,龕燈徹曉烽。 胡兒瞻法座,武士謁金容。 及夏開禪室,涼飆起壑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漠:北方沙漠地帶。
  • 龕燈:供奉佛像的燈。
  • 徹曉:直到天亮。
  • 法座:佛教中指高僧講經說法時的座位。
  • 金容:指佛像。
  • 涼飆:涼風。
  • 壑鬆:深谷中的松樹。

翻譯

五臺山連綿至北方的沙漠,禪師住在最高的山峯上。 塞外的號角聲比寒磬更早感受到寒冷,供奉佛像的燈光照亮了整夜的烽火。 胡族的孩子們仰望着講經的法座,武士們前來參拜佛像。 到了夏天,禪師開啓禪室,涼風吹過深谷中的松樹,帶來陣陣清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五臺山的壯闊景象和禪師的清修生活。詩中,「五臺連朔漠」一句,既展現了五臺山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禪師的修行境界。通過「塞角先寒磬,龕燈徹曉烽」的對比,詩人巧妙地表達了禪師在邊塞之地堅守信仰的決心。後兩句則通過胡兒和武士的參拜,以及夏日的禪室和涼風,展現了禪師的影響力和禪修的寧靜與清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禪師高尚品德和修行生活的讚美。

陳紹文

陳紹文,字公載,自號中閣山人。南海人。錫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通判。與樑公實、歐楨伯、黎瑤石、吳而待結詩社,又同遊黃才伯之門。著有《中閣集》。清樑善長《廣東詩粹》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四有傳。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