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廟道士

事火道人事,翻來水上居。 鶴窺烹石處,魚呷洗丹餘。 世業五禽戲,家藏八疊書。 南陵雖有命,噀酒自能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事火:指從事祭祀火神的活動。
  • 五禽戲:古代一種模仿五種動物動作的健身術,包括虎、鹿、熊、猿、鳥的動作。
  • 八疊書:可能指道教的某種經書,具體內容不詳。
  • 南陵:地名,此處可能指道士的家鄉或修行地。
  • 噀酒:噴酒,古代道士進行法事時常用的動作,認爲可以驅邪避兇。

翻譯

從事祭祀火神的道士,現在居住在水邊。 鶴鳥窺視着他烹煮石頭的場景,魚兒喝着他洗丹後剩下的水。 他傳承着五禽戲的技藝,家中藏有八疊神祕的道教經書。 儘管身處南陵,命運多舛,但他通過噴酒自能消除災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居住在水邊的火神廟道士的生活。通過「鶴窺烹石處,魚呷洗丹餘」的生動描寫,展現了道士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以及他神祕的修行生活。詩中提到的「五禽戲」和「八疊書」,體現了道士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結尾的「噀酒自能除」,則表達了道士通過法術自我保護的信念和能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神祕色彩。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