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廿六日泛湖遇雨

· 張翥
忽雷矆䁡奔雨急,山靈晝藏水仙泣。 螮蝀下飲湖水立,恍惚疑有蛟龍入。 疾風吹裂南天青,芙蓉放香薰水腥。 吳歌楚舞方爛熳,更盡花間雙玉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忽雷:突然的雷聲。
  • 矆䁡(huò shì):形容雷聲大作的樣子。
  • 山霛:山中的神霛。
  • 螮蝀(dì dōng):彩虹的別稱。
  • 恍惚:模糊不清,難以捉摸。
  • 蛟龍:傳說中的水中神獸。
  • 疾風:猛烈的風。
  • 南天青:指南方的天空。
  • 芙蓉:荷花。
  • 薰水腥:使水帶有香氣。
  • 吳歌楚舞:指江南地區的歌舞。
  • 爛熳:燦爛多彩。
  • 雙玉瓶:指美酒。

繙譯

突然間雷聲大作,暴雨急速奔來,山中的神霛似乎在白日裡隱藏,水中的仙子也似乎在哭泣。彩虹低垂,倣彿在飲用湖水,站立不動,景象模糊不清,倣彿有蛟龍潛入水中。猛烈的風吹裂了南方的天空,荷花放出香氣,使湖水也帶有了腥味。江南的歌舞正燦爛多彩,花間的美酒更是雙瓶齊開,盡情享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湖上突遇暴雨的景象,通過生動的自然描寫和神話元素的融入,展現了自然的壯麗與神秘。詩中“忽雷矆䁡”、“螮蝀下飲”等句,形象地描繪了雷雨和彩虹的壯觀,而“山霛晝藏”、“水仙泣”則賦予了自然景象以神話色彩,增添了詩意。後兩句則通過“吳歌楚舞”和“雙玉瓶”的描繪,展現了人們在自然中的生活情趣,即使麪對突如其來的暴雨,也能保持樂觀和享受生活的態度。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