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憶憶錢塘

· 張翥
昔年曾上鳳凰臺,二水三山眼界開。 六代繁華春草歇,千年興廢暮潮哀。 燈窗禪坐時聯句,山館仙遊幾引杯。 最是令人愁絕處,夕陽雙燕自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二水三山:指錢塘江和西湖,以及周圍的羣山。
  • 六代繁華:指歷史上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繁華。
  • 春草歇:春草停止生長,暗喻繁華不再。
  • 暮潮哀:傍晚的潮水帶着哀愁,象徵歷史的滄桑和變遷。
  • 燈窗禪坐:在燈光下靜坐冥想,禪修。
  • 山館仙遊:在山中的館舍中,像仙人一樣遊玩。
  • 引杯:舉杯飲酒。
  • 愁絕:極度憂愁。

翻譯

曾經我登上鳳凰臺,眺望錢塘江和西湖,以及周圍的羣山,視野開闊。 六朝的繁華已成過去,春草不再生長,千年的興衰在傍晚的潮水中哀鳴。 在燈光下靜坐禪修時,我們聯句作詩,在山中的館舍中,像仙人一樣遊玩,舉杯暢飲。 最令人感到極度憂愁的是,夕陽下,一雙燕子獨自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登上鳳凰臺的所見所感,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哀愁。詩中,「二水三山」、「六代繁華」、「暮潮哀」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錢塘的壯麗景色和歷史的滄桑。後兩句則通過「燈窗禪坐」、「山館仙遊」等場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而結尾的「夕陽雙燕自歸來」則巧妙地以景結情,將愁緒融入其中,令人回味無窮。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