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剡中:地名,今浙江省嵊州市。
- 清風嶺:地名,位於剡中。
- 王節婦:指一位姓王的貞節婦女。
- 沈江:投江自盡。
- 血書:用血寫成的文字。
- 罾魚:用網捕魚。
- 詛虎:咒罵老虎,可能指驅趕老虎的儀式。
翻譯
我整日行走於遠方,穿越了雲霧繚繞的山峯和嵊山。 江水的光芒在寒冷中照耀着外面,雨氣在錯亂的山峯間瀰漫。 野外的艇上有人在用網捕魚出售,村裏的巫師正在咒罵老虎,希望它離開。 千百年來,貞節婦女的廟宇依舊留存,見證了她的忠誠與犧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剡中清風嶺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山水的壯美與神祕。詩中提到的「王節婦」和「血書石上」,反映了當地的歷史傳說和民間信仰,增添了詩作的文化深度。結尾的「千秋貞婦廟」,不僅是對貞節婦女的紀念,也體現了對傳統美德的尊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貞節精神的讚美和對自然景觀的敬畏。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高沙失守哭知府李齊公平 》 —— [ 元 ] 張翥
- 《 懷翟文中 》 —— [ 元 ] 張翥
- 《 廉子祐歸省金陵且就秋試作三絕句贈別 》 —— [ 元 ] 張翥
- 《 題侍郎秋江捕魚圖 》 —— [ 元 ] 張翥
- 《 水龍吟 · 廣陵送客,次鄭蘭玉賦蓼花韻 》 —— [ 元 ] 張翥
- 《 西內應制即事 》 —— [ 元 ] 張翥
- 《 東坡淮口墨跡卷後有黃策詩 》 —— [ 元 ] 張翥
- 《 孤鸞題錢舜舉仙女梅下吹笛圖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