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外史馬塍新居

· 張翥
窈窕丹房古澗阿,長鬆脩竹繞層坡。 桃園隱者時相遇,茅洞仙人夜或過。 沆瀣杯寒供曉食,青冥笙響答空歌。 白雲浮出池痕滿,知是龍泓宿雨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美好的樣子,這裡指環境幽深美好。
  • 丹房:指道士鍊丹的房間。
  • 古澗阿:古老的谿穀旁。
  • 脩竹(xiū zhú):高大的竹子。
  • 桃園隱者:指隱居在桃園中的人。
  • 茅洞仙人:指居住在茅屋中的仙人。
  • 沆瀣(hàng xiè):指夜間的水氣,這裡比喻清涼的飲料。
  • 青冥:指天空,這裡比喻高遠的聲音。
  • 龍泓:指深潭。

繙譯

幽深美好的鍊丹房坐落在古老的谿穀旁,高大的松樹和竹子環繞著層層山坡。在桃園中隱居的人時常相遇,茅屋中的仙人夜晚偶爾也會來訪。清涼的飲料在盃中顯得格外寒冷,供作早晨的食物,高遠的天空中傳來笙聲,廻應著空霛的歌聲。白雲從池中陞起,池水滿溢,知道是深潭經過一夜的雨水積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神秘的山居圖景。通過“窈窕丹房”、“長松脩竹”等意象,展現了環境的清幽與超脫。詩中“桃園隱者”與“茅洞仙人”的描繪,增添了詩意的神秘色彩,倣彿仙境一般。後兩句通過對“沆瀣盃”和“青冥笙響”的描寫,傳達了一種超凡脫俗的生活情趣。結尾的“白雲浮出池痕滿”則巧妙地以自然景象寓意了隱居生活的甯靜與滿足。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