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矣

· 張翥
莫矣年光速,悽其世慮多。 半生縣磬室,萬事缺壺歌。 禿木風難響,寒雲日易蹉。 向來出處意,不決欲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莫矣:即“莫已”,意爲不要停止。
  • 年光速:指時間流逝得很快。
  • 淒其:淒涼的樣子。
  • 世慮:世間的憂慮。
  • 半生:半輩子。
  • 縣磬室:形容家中貧窮,空無一物,如同懸掛的磬一樣空蕩。
  • 缺壺歌:缺少酒壺,無法暢飲歌唱,形容生活睏頓。
  • 禿木:無葉的樹木。
  • 難響:難以發出聲響。
  • 寒雲:寒冷的雲。
  • 日易蹉:日子容易虛度。
  • 曏來:一直以來。
  • 出処意:出仕或隱居的意願。
  • 不決:猶豫不決。

繙譯

不要停止,因爲時間流逝得太快,世間的憂慮又如此之多。半輩子都生活在空蕩如懸磬的家中,萬事都缺少了酒壺歌唱的樂趣。無葉的樹木在風中難以發出聲響,寒冷的雲朵日子容易虛度。一直以來對於出仕或隱居的意願都猶豫不決,現在又該如何是好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世事紛擾的感慨,以及對生活睏頓和個人前途的無奈與迷茫。詩中運用了“縣磬室”、“缺壺歌”等形象的比喻,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心境。結尾的“不決欲如何”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於未來選擇的睏惑和無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