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楓:指吳地的楓樹。
- 豺狼:比喻兇惡的人或勢力。
- 龍象:佛教用語,比喻佛法的力量。
- 法筵:佛教的法會。
- 禪衲:指禪僧的袈裟,也代指禪僧。
- 蒲室:指簡樸的禪室。
翻譯
吳地的楓樹初感秋涼,雁羣飛過連綿的天空,我夢見自己身處江南的野水之畔。詞人想要歸去,卻感嘆自己已經年老,美人未嫁,我憐惜她的美麗。兇惡的勢力正在官道上橫行,而佛法的力量如今守護着佛教的法會。我認識新公這位老禪僧,他在簡樸的禪室中的一盞燈,傳遞着真正的禪宗傳承。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江南風景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吳楓初冷雁連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憂傷。後句「詞客欲歸嗟老大,美人不嫁惜嬋娟」則通過對比詞客和美人的境遇,抒發了對青春易逝和美好事物未能得到妥善安置的遺憾。最後兩句轉向對佛教的信仰,以「豺狼」和「龍象」的對比,表達了對世俗的厭惡和對佛教清淨之地的嚮往。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禪宗修養。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重賦明山歌送胥式有儀還武昌 》 —— [ 元 ] 張翥
- 《 大軍下濟南 》 —— [ 元 ] 張翥
- 《 懷計籌山通真館純一雲峯高士 》 —— [ 元 ] 張翥
- 《 北山苦雨待程繼先舟行 》 —— [ 元 ] 張翥
- 《 蛻庵歲晏百憂薰心排遣以詩乃作五首 》 —— [ 元 ] 張翥
- 《 聞蟬 》 —— [ 元 ] 張翥
- 《 行香子 · 山水便面 》 —— [ 元 ] 張翥
- 《 題武林姚氏頤壽堂 》 —— [ 元 ] 張翥